本人从七岁开始学习钓鱼,那时候真的不认识鱼,只凭颜色来分辨,红的,青的和白色的!
随着钓龄的增长,对鱼的认识和每种鱼的生活习性,以及不同的季节,天气,温度的变化,对钓位的要求也应该作出相应的调整。如,春天由于水温过低,鱼儿都喜欢在浅滩上觅食,而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,由于各种花瓣相继被风吹落水面,鱼儿会随波逐流地向下风而去,此时的最佳钓位是下风口。每年的清明节前后都是鱼儿交配产的季节,它们产都是在水草之中进行的,所以有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跑一说。
到了烈曰炎炎夏日的夏季,钓鱼只能在上午十点之前和下午四点之后。十点之后四点之前,由于水在烈日的暴晒下,上下温度发生变化,鱼儿纷纷地上浮至水的浅表层觅食。而鱼儿也是个喜荫怕热的水生动物,在夏天如果有大片的树萌,在此作钓应该是最佳的!
到了秋天,由于气温下降,鱼儿会慢慢地向深水区转移,钓鱼彦语中有秋钓潭一说。到了冬季,水温及近零度,此时的鱼儿活动范围减小,喜欢在背风朝阳处觅食,但动作极慢,打下窝子要等上几个小时才会有口。
本人就凭着一根七点二米的玻璃钢钓杆,一代碎米,鱼饵大多是蚯蚓,蛆虫,蚂蚱,菜青虫,青豆玉米等,不同的水域,不同的鱼种选用不同的鱼饵,钓遍本镇十里八村少无敌手。但本人对钓钩,钓线以及七星漂都特别的讲究。春天刚刚开始,用的是0:1毫米的鱼线配一号伊势尼钩,七星漂选用的是鸽子羽毛,斜头朝下,尽量减少鱼咬钩时的阻力。一切就绪后要对鱼钩的锡砣作一番修改,轻了白条在水中层接钩,重了下沉速度,很容易把窝里的鲫鱼吓跑,尽量修的下沉速度不快但也不能大慢。
记得在前几年,时间也是这个季节。本人在我村后的一个村庄边上垂钓,当时在那里垂钓的不下二十个,也有南京人。有一个南京人见我一会钓一个,一会钓一个,而他始终是陪钓,他急了,在我的窝子左右一米处各打了一个窝子,可是令他没想到的是,鱼儿还是继续咬我的钩。他就不知道钓线跟钓钩的选择是成败的关键。
钓鱼绝对是一项凭智力的运动,一定要善于动脑,善于观察,通过长期的实践,慢慢地积累经验的,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就能达到最高境界。
文章来源:《饲料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slyjzzs.cn/zonghexinwen/2022/1209/135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