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时我的想法是,我拿职称工资,收入比公务员高,而且只要我努力,几年后完全可以争取副高。因为我英语很厉害,而当时我是计算机专业毕业,考计算机也没有问题,只要努力发表论文,就可以争取到副高职称了。而如果我转入公务员,一切就不是我个人能主宰了,有能力还得有机会才行,有机会没有贵人也不行,一切都只能听天由命了。所以我决定拒绝提拔,保持事业编制。
从2006年起,开始有阳光工资(现在叫绩效工资,当年刚开始的时候是阳光工资)。我们单位,除了事业编外,领导和工勤人员都参公。我们不参公的人一分奖金都没有,而他们参公的一年三万多四万块钱的阳光工资。我当时每个月工资才1300,还不到他们一个月阳光工资的三分之一!
在一个单位里,小学毕业的勤杂工,收入远远高于大学毕业的事业编的职工,这就是“搞的工资低过卖茶叶蛋的”,这种倒挂现象,我认为不会持久。果然,2007年,他们的阳光工资减少了,幅度很大,几乎要减去了三分之一,每个月他们的阳光工资减到两千多元,但是总体上还远远高于我们,而且是我们工资的一倍。
当时有两种声音:
一种声音是官方说,一定会给事业编补发阳光工资的,迟早会发,而且是从2006年补发。我们事业编的也安然起来,期待着发放绩效工资(这时已经改为绩效工资了)。
另一种声音是民间的,说各个单位的事业编,有钱的单位自己发绩效工资,没钱的就不发了。
我们当时想,那些领导们,他们都领财政的绩效工资了,哪管我们的死活啊?!有钱他们都说没钱!
怎么办?只能忍气吞声,还有就是不断地向上反应。
2009年,我们的绩效工资依然遥遥无期。这时,新的政策出来了,我们单位的事业编可以全部参公,只要自己申请,并签承诺书说自己自愿参公,参加形式上的考试,也就是凡是参加考试的都通过的那种,我们单位就全部参公了。但是,以前的绩效工资就不补发了。就这样,我白白损失了上十万元的奖金,而且当年十万元完全可以买一套房子了。
当时我还不想参公,我的领导劝我,说如果是单位自己发绩效奖金,单位是没有钱的。他说,公务员是决定是否发钱的人,他们不可能不给自己发钱。
我说,我只是参公,也就是参照公务员管理,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务员,我的身份还是事业编。当时我还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,我说,我家有鸡又有鸭,今天早上没有鸡饲料了,我就拿鸭饲料来喂鸡,饲料投放的量参照鸭的量来投放,你说,我家的鸡是不是变成了鸭?!
领导笑了笑:“这就对了!如果,你会怎么样?都没有鸡饲料了,现在拿鸭饲料来喂你,喂的量参照鸭的饲料,你还不想吃,你想饿死啊?!”
他还说,现在公务员凡进必考,如果公务员不好,就不会那么严格了。就好像一个菜园子一样,如果里面没有什么好货,就不会把篱笆扎得严严实实的。现在扎得严严实实的,证明里面肯定有好货!现在放你进院子里,你还不想进?!
我听他这么一说,觉得有道理。因为固执己见,我本来应该2005年就提拔为领导领副科工资了,现在三年没有领得绩效工资,三年少了十多万,而且当年的工资很低,我本科毕业一个月才一千三百块。
后来,我屈服了,以科员的身份进入参公,当时后悔得肠子都悔青了。
好在我进入参公后,才6个月,我老师就破格提拔我当副职领导。当时明文规定:要提拔当领导,必须是参公满3年或者公务员3年。我是破格提拔的。
因为年纪轻,后来我又调到公务员单位工作,进行了公务员登记,现在我是真真正正的公务员了。
这就是我的经历。
总结起来,如果你有参公的机会,还是赶紧参公吧!理由如下:
参公就是参照公务员管理,公务员能享受的福利你也能享受。近水楼台先得月。每次调资都是公务员身份的人决定的,他们肯定先调自己的工资。你和公务员站在同一个战壕里,他调你也得调,他享受的你也得享受。只有进入参公编,才有可能提拔为领导。我是犁子,职场精英培训师。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,请在评论区留言。
我觉得只要是体制内的,哪怕是很一般的事业编制,小日子都能过得红红火火,富裕有余,怎么也不至于养家糊口会很吃力;如果夫妻都是事业编制还混得不好,那是因为你不懂得合理利用资源和规则。
我和我老婆都是体制内一般事业编制,在同一所学校上班,虽然她月薪4500元,我月薪才3500元,但我们买了房,还买了辆50万的宝马,每年还会利用寒暑假出去旅游2次,日子过得轻松惬意,毫无压力。
文章来源:《饲料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slyjzzs.cn/zonghexinwen/2022/1209/1359.html